北京第一季(写在11月的最后一天)

飞机舒克 @ 8:47 PM in

冬,春,夏,又一个冬天。
四季轮回。

早上瑟瑟寒风提醒着我,来北京差不多有一个季。初来北京的新鲜刺激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在心里不断问候北京交通他娘。即使像我这么适应力超群的人,有时 候都难免要“FUCK 北京”,不过待平静下来,还是觉得北京,有时候挺好。小陈说北京是个慢慢品的城市,来北京的第一年,似乎才刚刚品出些味道。

一年前,与小陈一起来北京,踌躇满志。一年之后,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感觉北京的冬天有点冷。

崔护的《人面桃花》如是写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每天周围全是人,却感觉寂寞无比,还是依旧忙碌,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果不是有个“去尼泊尔”的计划,估计我早就放弃回家了。虽然开放的北京依旧吸引着我,但是没有尊严的生活让我厌恶。

每天早晨的三场半战争:挤去城铁的公交车,挤城铁,挤从城铁到公司的公交车,挤电梯。
不到北京,不知道车有多堵;
不到北京,不知道人有多挤。

所以有时候觉得,大城市真是锻炼人,至少把人的坏脾气消磨没有。能够在北京持续生存的外地人,首要必备的素质就是要有个好脾气,其次是挤公交的功夫。这两点是在中国大城市生存必须具备的技能。

有时候总疑问:北京真不适合人类生存。第一,空气不好;第二,交通不好;第三,物价高,除了一个首都的光环,不知道为什么全国人都往北京涌。思考后来自己的解释是:可能因为北京机会多,提供了实现梦想的物质基础,开放的思想也允许每个人有各自的梦想。

但是有时候过多的选择也让人迷茫。




不知道从何时起,也许是写垃圾文字写多的缘故,发现自己愈发的不会操控文字。写出的文字只是简单的堆砌,字里行间没有任何意义,简单的流水让我自己厌恶。锻炼文笔;练习普通话;坚持说英语,这三项是我时刻不能放弃的内容。

像思念巧克力圣代一样思念你

飞机舒克 @ 10:33 PM in

安妮宝贝小心翼翼捧着她的哈根达斯,坐在出租车里不停的流泪,想念她的爱人。吉明轻轻的拎着KFC的巧克力圣代,夹杂在南来北往的车流中,在心里默默地诀别他的爱人。

当吉明独自等上火车的那一刻,心里颇不是滋味。这次回家,原打算是和源静一起回家,向家里介绍这是他女朋友,拜见自己父母。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半个月前,他俩分手了。

两 年前吉明认识源静的时候,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喜欢戴一顶棒球帽,待人态度冷漠,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那时候源静也刚从学校毕业出来,不谙事故的单纯可 爱。两个人相识的时候,本是同事。公司是小公司,又刚好都是更从校园里出来,稚气未脱,大家之间的关系即是同事又是朋友。刚好经理不常在,每天上班依旧像 上课一样,大家有说有笑,气氛融洽。

那时候源静在减肥,中午吃饭不多,把多余的米饭拨给吉明,吉明也不多说话,连一句“谢谢”都没有,照单全收。源静心想:这家伙真没礼貌。

有一次吉明乘电梯,在电梯门即将关闭的一霎那,源静出现,吉明下意识的按下电梯开门按钮,让进源静。源静进来看是吉明帮按的,轻声地说了声“谢谢”。吉明 没有理会,继续听他的MP3,众目睽睽之下,好像源静是在对空气说“谢谢”,有些尴尬。整个电梯,只能听见线缆“嗡嗡“作响拉着电梯飞速上升。

突然,吉明对源静说:你的牙齿不齐,不站排,应该去医院带牙套纠正下。这时候整个电梯的人,都把目光转移到源静的脸上,都想验证下源静的牙齿到底有多么的”不站排“。源静见大家都看自己,白嫩的脸瞬时通红好像秋天的苹果。

电梯门一开,源静埋着头立即冲了出去。吉明一脸茫然,迈着方步走在后面。

后来当俩人手拉手坐在KFC里吃圣代的时候,周围的人,震惊之外还有一种“乾坤大挪移”的感觉,纷纷断言俩人一个月内肯定分手。结果是最后俩人在一起了三年。

就好像当初毫无征兆在一起一样,前些天毫无征兆地,吉明GTalk中说他和源静分了。我靠,你俩也忒戏剧了吧?

吉明说他最想喝的是珍珠奶茶。他说他之前从来不喝街面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源静喜欢喝他也跟着喝一口发现珍珠奶茶果然好喝尤其是原味珍珠奶茶里面的小球球。
吉明说他现在最想吃KFC的巧克力圣代。他说他在认识源静前,从来没吃过肯德基抑或麦当劳,但是源静爱吃KFC的香脆鸡腿堡他也就跟着咬了一口发现香脆鸡腿堡果然好吃尤其是里面的的鸡腿连个骨头都没有。
吉明说他现在就想吃炸酱面。他说他之前从来不会做饭,但是和源静来北京之后就特別喜歡做饭而且发现做饭十分有乐趣理由是男人下厨房绝对新时尚。
吉明说他现在特别爱看青春肥皂剧。他说他之前最讨厌的就是看肥皂剧,但是和源静喜欢看他也跟着看发现佟大为果然帅气尤其是有一股子男人劲。
……
我说你赶紧STOP,再念叨下去你就变怨妇了。好吧我陪你去买巧克力圣代凑巧前些天家门口新开了一家KFC。

付了钱,往回走,半夜的回龙观大街空无一人……

醒来,梦想照进了现实。

飞机舒克 @ 7:43 PM in


Olympus OM1

早晨被冻醒,发现夏天过去了。从阳台往外望,树杈上悄悄的出现了黄叶,低低的垂着。地上有被昨晚夜雨打落的叶子。秋天的北京的早晨,寥寥孤寂。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然,八月份的时候我还在憧憬拥有一部自己的相机,经过九月份的几场秋雨过后,居然意外的收获了两部相机:Olympus OM1,和Canon EOS 350D Digital,同时拥有一部传统胶片相机和一部数码单反的梦想,在九月末即将十月份的时候,终于照进了现实。

可问题是,当梦想真正照进了现实,魂牵梦绕的东西点触手可及的时候,发现一切都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喜悦感,反倒是一种淡淡的哀伤。所以我觉得,人啊还是给自己定个目标好,有目标才能鞭策自己,至少每天早起,披星戴月地工作还有动力。

07年初立下的目标终于在07年过去大半的时候实现了,虽然代价不菲。一个目标被实现,紧接着努力实现下一个理想:尼泊尔。

在拿到350D的第二天早晨,我偷偷的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在28岁之前,把在18岁树立的梦想,一个一个都给实现。